“中国钮扣之都”、“中国拉链之乡”——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,位于温州市西南部,瓯江中下游北岸,金丽温高速公路自西向东,茹溪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,总面积90.6平方公里,辖5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,总人口10万,其中常住人口近7万。2004年,全镇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3.22亿元,财政收入1.32亿元,农民人均收入10121元,经济综合指标在温州30经济强镇中排名第19位。 永嘉桥头纽扣传奇 地处偏僻农村、无地理之优势,无交通之便利,更无先天基础,结果“无中生有”,横空出世了十大专业市场,名震中国。难怪经济学家感叹:“研究温州不能只着眼于经济范畴。” 上世纪80年代初期,温州农村出现了十大专业市场。温州专业市场是如何兴起的,连温州人自己都说不清楚。正因为如此,故事才有了传奇。 而我们要重访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,是中国最早的农村专业市场,是温州十大市场的典型代表,是很传奇的奇迹。 奇迹,来得看似偶然 “有一年,两位弹棉郎从外地一家纽扣厂的垃圾堆里觅回来了一堆次品纽扣,居然在桥头镇一销而空。于是,他们果断放下弹棉担子,经营起了纽扣……‘东方大市场’不经意间就此诞生。”这是《解放日报》记者桑晋泉1985年来温州采访后写的一段话。他是最早报道“温州模式”的记者。 这两位弹棉郎是谁? 桥头弹棉郎,挑担走四方。虽然这两个弹棉郎始终没有在世人面前亮相。但这个传说有一点说对了,纽扣的故事确实与弹棉郎有关。 我们从亲历者、桥头纽扣市场的元老级人物王碎奶的口中得知了一个“叶克春”的名字。他可能是桥头最早卖纽扣的弹棉郎。 叶克春现依然在桥头镇从事纽扣生产工作。当我们拨通他的手机,他感到有些意外。但当我们提及上世纪80年代的纽扣市场的时候,似乎瞬间勾起了他早年的记忆,他显得颇为兴奋,话匣子一下就打开。 桥头与纽扣结缘,确实是一场极其偶然的风云际会:1969年,年仅14岁的叶克春,就随他哥哥到云南弹棉花。在为供销社和百货公司弹棉花过程中,细心的兄弟俩发现,供销社和百货商场里形形色色的纽扣看似不起眼,却很畅销。1979年,兄弟俩在外地一家纽扣厂门口捡到一堆次品纽扣。他们不经意间带回了桥头。 想不到生意出奇的好,纽扣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。 奇迹,背后更是坚韧 桥头纽扣瞬时成为一阵“旋风”。自此一发不可收,同镇人竞相跟随,如雨后春笋冒出了上千个摊位。 时任桥头村妇女主任、当时还是赤脚医生的王碎奶就是其中一人。后来,她出任桥头镇个体劳动者协会首任会长,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。 王碎奶出身于偏僻的永嘉山村,作为千千万万普通妇女中的一员。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使她一举成名——在1998年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之际,她成为“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”中的唯一女性。 “看到那么多人买叶克春和他搭档叶克林的纽扣,大家很快也跟着卖了。”王碎奶说,有的人单干,有的几家人合伙卖。 “当时大家还有一点担心会不会被政府抓,我说这都是富裕人民的好事,有什么关系?不怕!”凭着这份胆量,当时刚刚三十出头的王碎奶,跟供销队伍跑到嘉兴桐乡、苏州等地采购纽扣,源源不断地给桥头纽扣市场注入新的品种。 桥头原来是个交通很不方便的山岙小镇。从桥头出发,坐面包车到金华、再坐火车到桐乡、江苏,这就是桥头人跑出去采购纽扣的行军路线。 叶克春说,当时,他们去外地采购纽扣,逛百货商场,不买纽扣,专门看纽扣盒上的厂家地址。按“看”来的地址,他很快找到了厂家。 不料,厂家因为只能供应供销社,不能私人买卖,不敢把纽扣卖给叶克春。 “其实我也怕,但是有钱赚谁不做?”叶克春说,于是,他软磨硬泡,求厂家把货卖给他。最后厂家拗不过,就答应把次品纽扣卖给他。 这一次他大胆地和厂家订下了货值七万元的合同。“那时候政府查得很紧,我们背着货都不敢从火车站正门走,只能偷偷地从火车站周边的小路绕过。”签订那七万元的合同后,在回家路上住旅馆时,政府人员查到他身上的合同,说他投机倒把,把他身上的货物托运单、合同以及3000元钱都给没收了。 这种艰辛啊,自然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刻骨铭心。 奇迹,铸就一个传奇 1983年2月,当地政府批准全国最早的农村专业市场——永嘉县桥头纽扣市场正式开业。此时,桥头纽扣市场已经全国闻名,后来被人称为“东方第一大纽扣市场”。 “我们坐火车经过金华火车站,火车站的人很纳闷,为什么每天都有纽扣从外面涌向桥头,又从桥头涌向全国各地呢?”王碎奶说。 那个年代市场信息闭塞,商品流通全靠有形市场。桥头人原来都是做买卖的,人精明,信息灵通。在外几千人供销大军,不断把外界的产品“揽”到桥头,又把桥头的产品推销到各地。并且,温州的纽扣品种多,价格低廉,纽扣供应商和采购商都慕名前来做买卖,这里自然就成了一个巨大的交易中心。 开业的那一年,市场上的摊位已经骤增到近300家,桥上摊位摆满了,就往桥西面的街道两边延伸。狭窄的街道上,行人摩肩接踵,从高处望去,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头。这一年,镇里不断有人开始自己生产纽扣。王碎奶家也办起了纽扣作坊。桥头镇就从纽扣经销市场,变成经销和生产并举的基地。 纽扣市场风生水起,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。廖汉生、万里、田纪云、费孝通等曾先后到桥头视察。 “百工之乡、千品万象”是费孝通题给桥头镇的。 一业兴百业旺,桥头到处新气象。王碎奶告诉记者,1981年,当其他人还在种地,苦于贫穷的时候,她卖纽扣一个星期内就赚了200多元钱,委实吓了一跳——这比她全家人在地上干一年挣的钱还多,干一年就能成万元户了!果不其然,后来的桥头不断涌现“万元户”。 在纽扣市场开放前,桥头镇的第三产业曾被人戏称为“三个一”现象:全镇仅有一家饭店,一家旅馆,一辆客运汽车。到1986年,全镇已经开出了40多家饭店,50多家旅馆。每天有6辆长途客车直达金华、杭州、上海,20多辆短途面包车、近200辆机动三轮车穿梭往来于温州市区和县城方向。桥头人不但人人有活干,还带动了周边乡镇人民致富。 小纽扣,大市场,造福一方。 现在的桥头纽扣市场,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荣兴盛,但市场实力犹存。王碎奶说,随着社会发展,通信网络发达后,顾客看样品、下订单,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,而对于有形市场的依赖就会减小,所以桥头纽扣市场的客流量少了。然而桥头纽扣市场的品牌依然存在,产品交易量也比以前大。 记者 林乃鹏 尤成勇 市场的启示 小商品,大市场。温州经验在市场。 谈到温州的市场,不能不提上世纪80年代初包括桥头纽扣市场在内的闻名全国的“十大专业市场”。这些专业市场始于上世纪70年代,发展于80年代,繁荣于90年代。 许多学者在考证后公认,温州早年的十大专业市场堪称中国市场最早的东方启动点。温州地处偏僻,交通不便,先天不足,何以能崛起举国瞩目的十大专业市场?至今,还有很多人不解。只有亲历者最明白其中的奥秘:一方面是被“逼”出来的,另一方面也是自己“闯”出来的。 “十大专业市场”的横空出世,彰显的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、“无中生有”的经商创业精神。 今天,我们去探访“十大专业市场”,发现有的停滞不前、发展缓慢,有的甚至早已销声匿迹了。当时间推移到现代商品流通业快速发展变革的今天,传统的温州专业市场更是遭遇了“新的创伤”。 不过,我们也要看到,一个无形的温州人市场还在流动。今年5月,温州市政府对外公布了一组调查数据:利用遍布全球的温州人网络,温州人年销售产品达6650亿元,相当于“华夏第一市”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去年348亿元市场成交额的19倍多。换个角度看,现在温州专业市场的优势,已被善于创新的温州人化为另外一种优势。 采访当初市场的生成和发展,那样一种敢闯敢干、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精神,印象深刻。这恐怕也应该是我们现在和今后仍需发扬的一大优势。
上一条:钮扣趣闻 下一条:欢度国庆 - 畅游雁荡
|